003 Hamam (1997) 男浴天堂 男慾天堂(台) 哈曼
















  ▶  電 影 介 紹   




這片其實我之前寫過心得。但最近為了重整過去文章,我決定把這部極好的電影,好好重新整理。介紹給大家。無論之前看過與否,都是值得一看再看的好片!


這部電影的故事很流暢,雖然有些情節進展稍快,可是在快速的節奏裡,卻常常會有腳步優雅的畫面。本部電影使用了多國語系,主要以義語為主、土耳語為輔。前段還穿插了一段頗重點的法語情節。


這部電影的最大一個心得,就是追求心寧的平靜。男主角因為處理去世姨媽的遺產,而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。那兒沒有煩人的妻子、繁重的工作壓力、沒有任何讓男主角抬不起頭來的人物。


反而真心對他好的,是一個曾受惠他阿姨的土耳其家庭。這裡的人真心真情地待他好,給他鼓勵;加上重整姨媽留下來的一間公共澡堂(土耳其稱這種澡堂叫「哈曼」即片名之意 ),讓本來已信心全失的建築設計師男主角,重新活了過來。在這個只有正面力量的環境中,他愛上了這家人中的小兒子;兩人時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,到澡堂纏綿恩愛。


直到男主角的妻子也前來,一切故事起了變幻。故事主角一下從男生變到女生的身上。首先發現過去憎惡的丈夫居然因為一間澡堂而換了一張臉。昔日衝勁讓女主角重新愛上他,卻也開始從想離婚的心情,變得摻雜了嫉妒、不捨…等心情。


最後發現跟丈夫外遇的,居然是個小男孩,一氣之下兩人也正式離婚。回國前一日,男主角阿姨的一堆書信,開啟她新的領悟,丈夫此時也遭遇不幸,最後女主角在種種快速的際遇下,經營起來這間澡堂,成為新的女人。


只是人事皆非,她的心情早也不是痛苦和對婚姻的氣憤,而是另一種不同的平靜。看到最後,搭配著伊斯坦堡的景色和優美淡愁的配樂,真的也帶了我一種平靜感。這部電影好看的地方,就是到了最後沒有什麼太大的激動心情,而是跟女主角一樣的寧靜。我特別推薦大家,看完這部電影之後,再看上一部「殺手沒有假期(In bruges,2008)」保證讓你大嘆人生際遇何等無常,什麼在氣的事,轉一下想法,就讓它過去吧。


本片最好看的地方,我想不在於任何裸露的畫面,而是濃厚的異國風情,除了土耳其伊斯坦堡(Istanbul)的生活外,背景音樂的使用更是一絕,在電影中男主角閱讀阿姨的信件,在渡輪裡,配合伊斯坦堡的海景,給人十分平靜的感覺。好像自已頓時也成長了幾歲。





▼男主角 曾是意大利的男模,之後也還有演另一部和同志主題相關的電影叫 David's Birthday (2009) 生日禮 [片單第119 部]
















▼飾演和男主角出軌的男孩,演員本名叫Mehmet Günsür 有一度是帥氣年輕男演員。現在已巠慢慢變成熟男演員了。













===熟男狀的現況(應該是有鬍子+年紀的關係啦)===
















  ▶  其 他 劇 情 簡 介 或 補 充 資 訊     (轉自豆瓣網) 



原片名“Hamam”意指土耳其蒸汽浴室。公共澡堂、游泳池和廁所大概是男同性戀者最常發現自我的地方,中外電影皆然。《男欲天堂》的氣氛神秘迷人,主人翁來到異鄉,尋找夢想國度,又經歷性意識覺醒,故事轉折多,很有得發揮,音樂動聽,技術製作也很認真。
  
  《男欲天堂》的劇情主線與中國大陸電影《洗澡》有雷同之處,都是外地來的男主角被迫接管澡堂。不過張揚導演的《洗澡》沒有同性戀副線,注重倫理親情描寫,太過懷舊傷感,格局小。《男欲天堂》把故事搬到歐亞交界的土耳其,種族、宗教、性癖混淆的文化,都籠罩在一片迷濛蒸氣裡,的確充滿隱喻和視覺意象,令人期待,可惜意大利導演奧茨佩特克只是輕描淡寫,並無意深入挖掘。 《男欲天堂》的主題模糊散漫,導演拍得有點漫不經心,在表現性覺醒方面又很害羞含蓄,使得片子有時看起來像旅遊風光片,悠閑愜意,有時候又充滿男女情慾糾葛,頗具懸疑氣氛。我看這部片的時候,不禁在想,如果由年輕的貝托魯奇來拍,一定完全不一樣。
  
  這部在土耳其拍攝的意大利片,完成於1996年,在美國和世界各地的同性戀影展上很受歡迎,很有名氣。發行商把此片當做同志電影來宣傳,本也無可厚非,不過如果你看了海報上引人遐思的兩個男人裸背,以及具暗示含意的廣告詞“他繼承的遺產是性覺醒”,就以為會看到一群肌肉猛男在公共浴室裡裸裎相見的場面,那就搞錯了。 其實《男欲天堂》拍的是一男(男主角)兩女(老姨媽和年輕妻子)相隔卅年的追尋夢土旅程,懷舊文藝氣息很濃,同性戀角度只是“搭便車”,一點不hard-core,反而很斯文友愛,點到為止,連嘴對嘴接吻都是“借位”,攝影機沒有直接拍到。
  
  這是導演奧茨佩特克的第一部劇情長片。他的優點是手法平實,不嘩眾取寵。他顯然對土耳其文化非常熟悉尊重,沒有把伊斯坦布爾風情拍成觀光客獵奇。從街道海景、美酒佳肴到肚皮舞、男孩割禮,都洋溢奇妙親切的趣味。看過《男欲天堂》的觀眾,大概都會忍不住想去伊斯坦布爾遊玩。
  
  電影一開始,意大利帥哥亞歷山德洛·加斯曼跑到伊斯坦布爾接收文化遺產,心不甘情不願,不料卻被這個古老城市迷上了。他也變成當地人的慾望目標,別人看他,他也看別人。
  
  片中不斷有男女對望,頻頻交換眼神的鏡頭。導演大概是想從男性注視(male gaze)出發,對照異文化∕本文化和異性戀∕同性戀,不過完全沒有經營出來,反而讓觀眾看得迷迷茫茫,只想撥開蒸氣重霧見青天。
  
  這種迷惑感也跟男主角的表演有關係。亞歷山德洛·加斯曼的老爸維多里亞·加斯曼大名鼎鼎,是意大利五、六十年代小生,有“意大利的勞倫斯·奧力佛”美稱。亞歷山德洛身材高大,外型俊美,演技卻不行,在《男欲天堂》裡表情空洞平板,從“直”變“彎”的過程很難讓人信服。觀眾不免要問:意大利不缺俊男,男主角在羅馬難道沒去過公共游泳池,要等到闖進伊斯坦布爾的男人浴室,才受到啟蒙? 有趣的是,西方文學裡有很多白種人被異國文化或熱帶氣候改變的名著,電影也拍過很多,最出名的是《情迷四月天》和《窗外有藍天》那幾部喜劇,冰冷、性壓抑的英國人跑到意大利度假,脫胎換骨開始享受人生,把意大利描寫成回春妙丹,或是解放束縛、尋回自我的樂園。 如果真是這樣,那麼意大利人自己要去哪裡度假充電呢?《男欲天堂》提供一個選擇:土耳其。片中老姨媽卅年前就為了享受人生,落腳土耳其。卅年後男主角不知不覺追隨她的腳步,他的妻子最後也定居下來,獨立小樓,吹著伊斯坦布爾憂鬱的海風,衣袂飄飄,成為獨立新女性!
  
  值得一提的是,在土耳其人自己拍的電影裡,例如近年的《太陽旅程》(Journey to the Sun)和《棺材裡翻筋斗》(Somersault in a coffin),伊斯坦布爾並不是像《男欲天堂》所呈現的那麼平靜安詳。



  ▶  電 影 劇 照  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留言